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贵州省荔波县政府出台文件农技干部创办甘蔗种植示范基地,公务员可以带薪留职投资种甘蔗

发布时间:2011/12/9  浏览数: 193 次  浏览字体:[ ]
  
贵州省荔波县的甘蔗种植预留地。县里计划2012年甘蔗种植新增3.5万亩,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10万亩。本报记者 孔璞 摄
 
   贵州省荔波县的甘蔗种植预留地。县里计划2012年甘蔗种植新增3.5万亩,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10万亩。本报记者 孔璞 摄


 

荔波农民蒙文国准备明年在旱死的稻田地上改种甘蔗。 
 
荔波农民蒙文国准备明年在旱死的稻田地上改种甘蔗。


 

  11月15日,贵州省荔波县政府出台文件,鼓励机关干部尤其是农技干部创办“甘蔗种植示范基地”,公务员可以带薪留职投资种甘蔗。

  文件甫出,争议顿起。

  这是荔波县第二次出台鼓励机关干部等人群种植甘蔗的文件,此前,在2008年,该县也曾出台文件鼓励种植甘蔗,但因为当地收购甘蔗的糖厂资金链条断裂,甘蔗烂在地里,种植者受挫。

  此次新政提出,机关干部申请带薪种甘蔗,种植面积须超过100亩以上。更多人选择观望。

  蒙文国决定,明年开春,家里的8亩地都种甘蔗。

  他是贵州省荔波县甲良镇丙外村农民,种甘蔗是响应政府的号召。今年9月,政府工作人员到各个乡村,鼓励种植甘蔗。

  鼓励农民种甘蔗同时,荔波县要求县各机关单位对应联系村,负责甘蔗种植。11月15日,荔波县又出台文件,鼓励公务员带薪留职创办“甘蔗种植示范基地”。

  这一政策惹来颇多争论。

  农民蒙文国一直是种甘蔗的积极响应者,几年间,他跟着荔波县的“甜蜜事业”一起“坐过山车”。

  种百亩可留职带薪

  3年前荔波县还曾出台“绩效挂钩”政策,要求干部都必须交纳糖蔗种植风险抵押金

  11月15日,荔波县政府下发文件,鼓励机关干部尤其是农技干部创办“甘蔗种植示范基地”,凡创办示范基地面积达100亩的,允许留职带薪,享受原单位一切待遇。

  机关干部种甘蔗和村干部及普通农民种甘蔗一样,出售甘蔗获利归个人,区别只有身份不同,没有更多优惠。

  12月2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冯发新说,这一政策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的农业技术人员,此外,县里正在制定严格的审批和考察程序,对申请的干部进行考核,不影响所在岗位的工作,才能通过。他称目前这一政策还在完善中。

  这不是荔波县第一次鼓励公务员等种甘蔗。

  2007年,荔波县时任县委书记王振金(现黔南州民政局局长)决定全县推广甘蔗,引进糖厂,发展蔗糖产业。

  荔波是喀斯特地形,水稻、玉米产量低,农民贫困。除拥有个别煤矿外,几乎没任何工业。

  到荔波前,王振金是贵州龙里县县长,在他推动下,龙里建成了贵州第一个县级工业园区,三年间工业产值翻番。

  12月5日,王振金回忆,他去了广西考察,制糖业投入周期短、见效快。而对农民而言,甘蔗容易打理,还不影响季节性打工。

  在王振金力主下,2007年底,荔波县招商引资引入广西的富方公司,投资1.5个亿在荔波建设九曲湾制糖有限公司(当地人简称“糖厂”),设计日榨3000吨糖。

  2008年初,糖厂在水尧乡开工建设。荔波县给各乡镇都下达了数量巨大的种植任务。

  县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干部带薪留职创办“甘蔗种植示范点”,规定全县所有机关单位都安排一个“联系村”,包括医院、公安局、中学在内的50多家县机关单位,分别负责50多个村子的甘蔗种植任务。

  当时,荔波还提出了“绩效挂钩”政策,要求从县委书记到一般干部,都必须交纳糖蔗种植风险抵押金,从300元到5000元不等。只有完成相应糖蔗种植任务,才退还。王振金带头交了5000元。

  荔波县工商局公务员林飞(化名)记得,当年文件一出,立刻“全民总动员”。各单位抽调人手组成工作组,进村动员种甘蔗。

  资金短缺糖厂停工

  甘蔗种了,糖厂开建了,但审批迟迟下不来,资金链断裂,糖厂最终停工

  今年10月,蒙文国听到的甘蔗种植政策是,糖厂一亩地免费提供100公斤肥料,180元补助,还可赊购种子。此外,镇政府提供部分资金补助。

  蒙文国算了算,几乎是零成本,他动心了。

  此前,在2008年时,他也动过心。当时的条件是,赊借甘蔗种子和化肥,并承诺最低收购价260元一吨。

  2008年春天,公务员林飞到乡村去动员种甘蔗,“多喝酒,喝痛快了,人家看在兄弟情意上就种一点”。

  甲良镇丙外村是林业局的“联系村”,只有蒙文国响应,其他村民,被“逼”急了,一家也只肯拿出几分地。

  甲良镇的任务是2500亩,镇政府采取了强硬措施。此前,2007年时,丙外村干塘组的22户农民的房屋因火灾被烧毁,镇政府下令,想拿到补助款,就必须种六七亩甘蔗。

  “全组就22户种了甘蔗。”干塘组组长潘启亮说。

  荔波县当时一系列政策,在林飞看来过于强势,“许多农民有抵触情绪,一些公务员也觉得被‘不务正业’了。”

  当时,荔波县还专门成立了“糖蔗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据“糖办”统计,2008年荔波县甘蔗种植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年种植34000亩,比上一年度增加近3万亩。

  当年,蒙文国在自家土地上全种了甘蔗。到秋天,他估摸了一下,亩产至少4吨,按保底价260元一吨,可卖近万元,刨去成本,大概能赚4000元。

  蒙文国的小算盘漏算了一点——九曲湾糖厂停工了。

  受金融危机影响,糖价暴跌,投资一亿多,富方公司资金链断裂,无力继续投资。而糖厂无法从银行贷款,因为审批手续没有办下来,换句话说,九曲湾糖厂当时是个“黑厂”。

  荔波县一名县领导透露,糖厂项目被卡的主要原因是:王振金的发展思路与贵州前任省领导的思路相左,“省领导曾明确指示荔波应该只发展旅游业,不要搞工业。”

  今年11月30日,糖厂办公室主任郭永光提及当年仍觉惋惜,他说如果能借到几千万,就能把厂建起来,审批手续办下来就可以开榨,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甘蔗烂地里难补偿

  村民越想越气,拉了两车甘蔗,倾倒在镇政府门口

  荔波的甘蔗种植,在2008年连遭波折。

  2008年11月,荔波北部出现严重霜冻,四个乡镇的甘蔗被冻坏了。

  霜冻过后,蒙文国地里的大部分甘蔗都被冻死了。他和其他村民找到镇政府。镇政府说糖厂负责收甘蔗的事,村民找到糖厂,糖厂又说广西母公司负责。

  “我们像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最后也不知道母公司在哪里,就只好回来。”12月2日,蒙文国说。

  等待中,甲良镇丙外村的甘蔗几乎都坏在了地里。

  九曲湾糖厂派人到田间估算产量,以每吨220元补偿。蒙文国的甘蔗被估了二十多吨,总共应得5000多元补偿,比他预想少了近3000元。

  估算过后,九曲湾糖厂称,暂时没资金支付。

  甘蔗烂在地里,补偿拿不到手。干塘组的村民越想越气,拉了两车甘蔗,倾倒在甲良镇政府门口,将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谁让我们种的甘蔗,就把甘蔗还给他。”组长潘启亮说。

  林飞说,2008年秋天,农民情绪爆发的同时,公务员也怨声载道。许多公务员都不好意思再去见“联系村”的蔗农。

  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还出现针对县委书记王振金的举报信。虽然纪委后来查明并不属实,但王振金还是被调离。

  2009年春,“甘蔗”从县里各种文件中消失了。糖厂也看不到开工的迹象。

  王振金刚调走一个月,2009年2月,糖厂的审批手续下来了。

  不过,王振金的去职,让富方公司对进一步投资缺乏信心。荔波县的“甜蜜事业”也就此搁浅。

  荔波县农办工作人员何贵良说,2009年,北部四乡镇已看不到甘蔗种植,南部甘蔗种植面积也少了近一半。

  2010年初,荔波县未出台关于甘蔗种植的新政策。蒙文国——丙外村里仅存的甘蔗种植户,将田里的甘蔗根刨掉,改种水稻。

  糖厂复建再动员

  糖厂获得资金重新开工,不过,今年荔波甘蔗的种植面积,只是2008年的四分之一

  今年春天,镇上工作人员和糖厂的技术员,再次到村里动员种甘蔗。蒙文国外出打零工,没有参加动员会。

  县糖办介绍,春天的动员,在荔波县南部乡镇,开展还算顺利。但在北部乡镇,工作人员遭遇不少“白眼”。

  在丙外村,少有村民去参加动员会。“耍了我们一次,还敢再来。”干塘组的潘启亮说。

  工作人员告诉村民,糖厂复建,今年底就要开榨。

  然而,2008年以来,九曲湾糖厂一粒糖也没生产出来,厂房只建成了七成左右。这座“烂尾”工厂一直静静待在水尧乡的坡地上。

  转机出现在2011年初。南华糖业集团买下了九曲湾糖厂,重新注资,于今年1月14日更名为贵州荔波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荔波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冯发新认为,九曲湾糖厂能够起死回生,与贵州省的工业强省战略密不可分。

  2010年8月,黑龙江省原省长栗战书出任贵州省省委书记,江苏省原副省长赵克志出任贵州省长。这两名省领导都来自工业发达地区,上任后,当年10月,贵州省提出工业强省战略。

  南华集团买下九曲湾糖厂,立刻恢复建设。开工仪式上,县领导班子在主席台一字排开,背后的标语牌上写着“抓原料、促和谐、上水平”。

  “抓原料”行动,随后在全县展开。县糖办负责人韦开典称,年初的种植动员主要在南部几个乡进行,北方的乡镇以宣传为主。

  荔波县糖办的数据显示,荔波全县今年春的甘蔗动员并不成功,今年甘蔗种植面积约为8663亩,只有2008年底的约四分之一。

  村民怕重蹈覆辙

  干塘组村民不为所动,“我们有心理阴影了,还是看看其他村民明年种植的情况再说”

  今年贵州大旱,蒙文国种的水稻全部旱死了。丙外村随处可见地里未收割的枯黄水稻。

  10月,蒙文国领了救济粮。种了这么多田,反被“救济”了。这让他格外郁闷,他说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水稻了,一定要换个耐旱的作物。

  这时,糖厂的技术员和乡镇干部又来到丙外村,宣传2012年的甘蔗种植政策。

  觉得种植政策还不错,蒙文国又动心了。不过,干塘组的村民仍不为所动,“我们有心理阴影了,还是看看其他村民明年种植的情况再说。”村民潘启亮说。

  “镇政府同样有心理阴影。”甲良镇副镇长甘吉学说,他担心再闹出什么矛盾。因此,镇上只是“适度”鼓励农民种植甘蔗。

  甘蔗推广的困难,还出现在很多乡里。瑶麓乡的罗副乡长介绍,乡里的任务是600亩,乡干部目前还在耐心做工作。村民大都在观望,想等明年结果出来再决定种不种。

  截至今年11月18日,荔波县落实明年甘蔗种植任务25206亩。不过,北方的几个乡完成任务的只有五成或更少。

  目前,糖厂的日榨量为3000吨,每年共需约40万吨甘蔗,这意味着,荔波县甘蔗种植亩数要到10万亩才能满足糖厂需求。

  荔波县农办副主任韦开典说,县里计划2012年甘蔗种植新增3.5万亩,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10万亩。

  尚未有干部申请

  网友评论这是“拿公家的钱干自己的事”,荔波县称不想“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鼓励干部带头

  11月30日下午,南华糖业水尧糖厂的厂房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装配和焊接设备。

  县里曾组织村民代表参观了正在装配设备的糖厂。听了代表们的反馈,蒙文国感觉有信心。最终打动他的,是镇政府的一纸合同。合同约定甘蔗最低收购价450元一吨,“签了合同,糖厂和政府就不会赖账了”。

  于是,他再次决定,明年在8亩地上全种上甘蔗。

  糖厂办公室主任郭永光说,12月底就可以开榨。但今年荔波的甘蔗产量只够留明年的种子,几乎没多余的甘蔗榨糖。“从经济的角度,糖厂是不想榨糖的。工厂一旦开榨,维护费用很高。今年开榨其实并不划算。”

  不过,荔波县政府提出,今年一定要开榨,要拿白花花的糖给农民看,让农民放心种甘蔗。

  糖厂同意了县里的意见。他们也希望此举能打消农民的种植疑虑。“我们这几年喊了太多‘狼来了’,今年一定要让群众恢复对政府和对糖厂的信心。”冯发新说。

  冯发新介绍,2008年鼓励种甘蔗的政策公布后,并没有机关干部带薪种示范田,部分政府机关投资雇人开辟了部分示范田。其中,农办投资种了300亩示范田,但糖厂没建成,这块田后来包给广西人去种。

  今年鼓励机关干部种甘蔗的政策刚出台,有网友评论说,这是“拿公家的钱干自己的事。”而根据《公务员管理法》,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副县长冯发新说,荔波是少数民族县,推行新产业非常困难,“农民总说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来种一种试试”。他认为,公务员有薪水保障后,更有实力包种大块田地,形成规模经济,起到带头作用。

  据介绍,目前荔波各乡镇的公务员大都知道了“带薪种甘蔗”的政策,不过,目前还没有公务员提出申请。

  瑶麓乡的罗副乡长说,要种植超过100亩才可以,按乡镇公务员的工资,大部分人拿不出这笔钱来投资。即使无息贷款,能承担风险的人也不多。

  此外,他说瑶麓乡面临人手紧缺问题,“一岗一人,你走了,谁干活?”因此,他认为,最后真正提出申请并通过考察的干部不会多。

  机关干部申请“带薪种甘蔗”,要种植超过100亩才可以,按乡镇公务员的工资,大部分人拿不出这笔钱来投资。即使无息贷款,能承担风险的人也不多。 ——荔波县瑶麓乡罗副乡长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