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债主自掏腰包替逃逸老板垫付农民工工资

发布时间:2012/1/9  浏览数: 244 次  浏览字体:[ ]
  
图为胡国兰和农民工签的协议 
图为胡国兰和农民工签的协议


 

图为胡国兰掰着指头跟记者算账 
图为胡国兰掰着指头跟记者算账


 

  一个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板,跟一个素昧平生的80后小老板成了朋友。老生意人前后借了31万元给小老板办服装加工厂,谁知小老板欠下一屁股债跑了。让人更想不到的是,老板不但没有去抢设备变卖捞回损失,而是自掏腰包2万多元,给厂里的12名农民工发工资,让他们回家过好年。

  他为么事这“苕”

  “这个小刘是你什么关系,值得你这么帮他?”记者不能理解。

  “说真的,我跟他非亲非故,就是我看这个小伙子干事认真,有时深夜还看见他在裁衣服,就觉得应该帮帮他。”胡国兰说,小刘人并不坏,不抽烟喝酒,除了12月外,其他月份的工资都不欠。他前几次借钱,亲眼看到小刘把钱都用在添置缝纫机和空调上,这说明小刘是干事的人。因为小刘盲目扩张规模,多买了几十台机子,但高峰时人手不够,加上其他外部因素,导致他自立门户办厂第一年,就搞砸了。

  “那你借钱他是图什么呢?”记者问。“我就是想帮他渡过难关,借条上连利息都没写。”胡国兰说,小刘还讲胃口说,会按银行同期利息还。

  “他跑了,你的31万可能会打水漂,怎么还会为他垫付工资呢?”记者又问。“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胡国兰说,现在给工人发了工资,他们可以回家过个好年,社区也得到了安宁。春节后工人来了,小刘要是能回来继续办厂,厂子盘活,自己的钱就可能回来。

  “要是小刘不回来呢?”胡国兰沉默了片刻,说小刘给他最后一张欠条上说,不还钱厂子无条件归他。然而,厂子盘出去也只值六七万元,他还要兑现付工人们另一半的工资2万多元,自己能收回多少损失,他算都不想算。现在一些街坊知道他这件事,说他苕。

  好奇

  气愤

  小老板跑路农民工饿肚子

  5日下午,本报新闻热线(82333333)接到一位女孩子的来电:“我们在汉阳仙山村双鱼服装加工厂打工,现在老板跑了,希望贵报能帮帮我们。”记者随即与永丰街仙山社区的陈书记联系,得知确有此事。

  6日上午,记者赶到该社区,陈书记说工人已经领了一半的工资,都回老家了。他介绍,该服装加工厂老板姓刘,1981年生,孝感人。

  去年12月底,该厂的汤师傅找到陈书记,说是自己要回去结婚,但是刘老板一直欠着9000多元的工钱不结账。

  陈书记把房东以及刘老板叫来了,费尽口舌才说服房东借1万元给刘,这才给汤师傅结清了工资。

  然后,元旦过后,刘老板就不见踪影了,手机关机。厂里12名工人还等着他承诺的元月4日发工资呢——这10多天来,工人们就窝在厂里,靠刘老板的妈妈从老家运来的几袋包菜过活。有几个“月光族”的小丫头,甚至饿了饭。

  惊讶

  “债主”替欠钱的发工资

  是谁给工人们发的工资?陈书记介绍,发工资的叫胡国兰,今年51岁,是做装修生意的,住在仙山社区。胡国兰从去年4月到12月先后4次,一共借了31万元给刘老板。

  记者随后见到了胡国兰,他是一个朴实的中年人。胡国兰说,去年,小刘在他家对面的一幢民房开服装厂,他才和小刘相识。他平常爱到小刘的厂里转,二人慢慢熟起来。“他厂子遇到困难,就会跑我这诉苦,总是喊胡叔叔,借我点钱吧。”胡国兰说,看他办厂蛮辛苦,就想帮他一把,所以就一次次借钱给他。

  最近,胡国兰知道小刘厂子遇到困难,还是在12月20日借给他8万元发工资。谁知,小刘非但没发工资,还打算将厂子盘给别人。4日晚上他悄悄带人来看厂,胡国兰得到消息迅速赶去制止,小刘趁乱溜了。

  工人们得知真相,都跑到社区去诉苦。陈书记马上想到了胡国兰,给他做工作,动员他垫钱。软磨硬泡下,胡国兰答应了。

  经过与工人们协商,胡国兰垫付了小刘拖欠的4.7万多元工资的一半,另一半春节后工人返厂后解决,12名农民工在协议书上按下手印。

  “苕老板”实为爱心老板

  不过,让胡国兰感到些欣慰的是,他昨天收到几个农民工给他发的短信,说春节要给他拜年。44岁的女工刘长华已经回到天门老家,她跟记者说:“胡老板是雪中送炭,真的很感激他。我说自己年纪大了,过年可能不回来了,他说要把钱寄来。”胡国兰解释说,他也是农民工出身,知道他们过年最盼什么。

  陶华是胡国兰的塑钢门窗供货商,打交道有两年了。他说,老胡这么做,不奇怪,他平常做人讲大义。

  在他们装修行业,不少甲方要供货商先供货,等工程完了再结钱,有时钱还总拖着不给。而老胡总是先付钱,毫不含糊。

  老胡手下有100多人的施工队,他从不差工人的工资,工人有个小病小灾,他是能帮则帮。有个女工还在试用期,虽然经过了培训,但在搅拌乳胶漆的时候不小心把眼睛灼伤,他花了几万元给她治疗眼睛。还有一次,胡国兰的一个工人找陶华借了5000元钱,这个工人和胡国兰为一点事有分歧,但他知道后第二天就替这个工人把钱还给陶华。

  “老胡就是这么一个讲义气的人,他不是苕老板,是爱心老板。”陶华说。

  文、图/记者 王震 通讯员 吴永寿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