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利用打工者急于赚钱、患者急于治病的心理,贩子团伙的五名成员涉嫌非法组织卖血罪在海淀法院受审

发布时间:2012/2/10  浏览数: 269 次  浏览字体:[ ]
  
昨日,涉嫌非法组织卖血的两名被告人被带上法庭。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昨日,涉嫌非法组织卖血的两名被告人被带上法庭。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利用打工者急于赚钱、患者急于治病的心理,长期盘踞在西四环附近一医院门前组织低价买血、高价卖血,昨日,一个血贩子团伙的五名成员涉嫌非法组织卖血罪在海淀法院受审。

  案件主犯仍在逃

  昨日连续开审的两起案件都属于非法组织卖血案,两案所涉及的五名被告人都被一个绰号“二哥”的在逃人员组织,都在同一个医院活动。因为他们都和“二哥”单线联系,彼此之间不关联,检方将两案分别起诉。

  据检方指控,2011年8月间,张亮、丁疆、谢贵宝、熊陈言、孙广鑫等伙同“二哥”(在逃)等人通过网络等方式联系卖血人,并让卖血人冒充用血患者亲友,在医院内组织卖血。五名被告人合计卖血三次。

  五名被告人均对指控内容不持异议,但都强调自己只是为了赚钱。

  “一条龙”组织卖血

  五被告人称,他们开始是在QQ群,58同城网或六里桥用工市场找工作时,被“二哥”发现后入伙的。之后,他们通过这些渠道找想卖血的人,带到医院。

  据张亮称,一开始“二哥”让他到医院门口发名片,名片上印着一个人名和电话,他便到医院门口、输血科门口找排队献血的患者亲友,找到后就递上名片。丁疆、谢贵宝的供述显示,他们负责把张亮拉来的客户带到输血科,然后帮他们填单子、排队、办手续。张亮称还有一些“二哥”带来的人负责看场子,同时防着献血者跟他人“话多说错”。

  卖血被要求记病人姓名

  23岁的献血人曹某作证说,他是在赶集网上发帖找工作被这一团伙发现的。他发完帖后,一个陌生男子就打电话说可以到正规医院献血赚钱,然后将其约到医院附近,之后又换了另一名男子将其带到输血科,最后由另外一名男子指导其办理了全套手续。

  曹某称,在等待期间,他被提醒:“里面有人问起来,就说是朋友”。据张亮供述,为防被医院识破,他们还提醒献血人默记病人的姓名和人物关系等。

  根据被告人的供述,一般每献400cc血给献血者350元到400元不等,血贩子们根据其各自的分工能拿到30元、50元不等的抽成,而“血头”和病人家属谈的价格一般是1500元至2000元。

  检方建议量刑五年以下

  “第一天二哥给我两百,第二天给我一百块,就这么多,就出事了”。庭审最后,张亮哽咽地说自己之前不知道犯法,恳请法官能给一次机会。唯一一位请了辩护人的孙广鑫一方也称,其在实施具体行为时起到的作用是辅助次要的作用,只是联系卖血的人,是从犯,应该从轻处罚。

  对此,公诉人表示,本案中的被告人虽然各有分工,而且常常单线与“二哥”联系、各自承担少量的工作,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整个犯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本案不应区分主从犯。

  检方认为,五名被告人都构成非法组织他人卖血罪,根据我国刑法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恳请法院在量刑时考量其各自是否系累犯、认罪态度等情节。

  ■ 探访

  组织者承诺2小时输血

  患者家属称使用血库血需要等待

  昨日下午2时许,案发医院,等待在医院输血科门口的排队人员已达数米。按照医院正常的程序,亲友之间互助献血需要经过填表、化验血型、抽血、在输血申请单上加盖公章、把单子送回病房交给医生,因此排队献血的患者亲友手上都拿着一大摞表格。

  一名排队的患者亲友称,虽然排队,但比在医院购买血库血还要方便。因为不是立即手术,使用血库血还需要等待,手术还可能推后。

  队伍旁边,几名操着东北口音的男子不时给排队者一份表格,或留个电话。其中一名自称“大舌头”、姓王的男子称,他们都是从外面找人来医院献血,医院只是形式上审查一下是否是亲友,等献血者输完血拿到单子证明后,患者就可以拿给医生要求输血,“我们还可以帮忙排队,以赶在医院下班前输上血,400cc卖2000元,保证2小时就能办好,让你输上血”。

  据了解,医院血库血一般有定量,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用血,而家属又想提前做手术,医院一般会劝家属到血液中心献血,以换取同等量的血液。

  另一位患者家属称,她家老人在肝胆科想要做手术,走医院正常渠道等血源的人已经很多,“虽然买血比正规渠道贵,但花钱能解决的事,比家属来北京要划算”。

  ■ 说案

  未统一采血存在漏洞

  检方称要求医院辨别献血者是否亲友有难度

  据公诉人介绍,去年海淀公安机关共查办了六起该类案件,涉及十多名被告人,他们所采用的方式,一种是非法组织卖血人介绍病人家属带领卖血人员到医院输血科,冒充病人家属或朋友进行互助献血;另一种方式是非法组织卖血人员直接将病人信息告知卖血人员,卖血人员自行到医院输血科进行互助献血。待献血完毕后,上线人员直接向病人或病人家属收取“好处费”。

  据介绍,这些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没有像其他医院一样要求献血者到北京血液中心统一采集,虽然这一举措的初衷是方便该院每天大量的病患就医,但同时也让不法分子钻了漏洞。不过,检方同时也认为,案发的医院已经尽到查验核实献血人员的身份、检验血液质量等义务,再要求其辨别卖血人员和进行互助献血的病人是否为家属及朋友等确实为难。

  为此,该院保卫处向司法机关开具了一份书面材料,称“近期,我院输血科附近经常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以互助献血的名义组织他人非法卖血,望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处理”。

  ■ 专家说法

  互助献血应严格把关

  昨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许兰亭认为,《刑法》设定非法组织卖血罪就是考虑到组织卖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这种行为既严重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同时也危害医疗临床用血安全。

  许兰亭说,互助献血也需要对血液进行检测,但因为“卖血”人员往往没有如实填写献血时的《健康咨询表》,因此,他献的血可能会危及病人的身体健康。

  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雷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不允许买卖血液,现实中确实有病人急需用血,但血液难找的情况。

  他说,目前买卖血现象的出现离不开“血荒”的背景,应对这类现象,除了通过舆论宣传外,还需要监管部门建立统一采集点,从源头上切断此类非法组织来的人员的血液流入正规系统。

  他还建议,医院在互助献血环节中应当从程序上严格把关,同时及时向公安、司法机关反映可疑情况,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组织卖血步骤

  1

  在医院内联系需要用血的病人或病人家属,商定用血量、血型、用血时间,并根据用血量收取“好处费”

  2

  寻找卖血人员,商定价格后带到医院,同时在卖血人员中发展下线,扩充组织

  3

  卖血时,组织内还有专人负责在医院内带路、收发献血信息卡、望风以防止争抢血源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媛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