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保护举报人:检察机关怎样保密?

发布时间:2010/6/25  浏览数: 580 次  浏览字体:[ ]
  

  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显示,目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七成来自群众举报。做好举报线索保密工作,避免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已成为检察机关激发群众举报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举报线索会在管理中泄密么?


  “进入检察院后,举报线索不存在泄密的风险。”高检院举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检察机关通过严格执行举报线索的管理、审查和分流制度,有效防止举报线索泄密情况发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条要案线索在立案侦查之前,检察院一般只有4个人能接触掌握举报内容,他们分别是线索受理员、举报中心主任、分管控申工作的副检察长和检察长。

  对一般的举报线索,检察机关同样遵循严格限制知情范围的工作原则:举报线索统一由举报中心受理,并由专人管理。

  针对举报数量的不同,各级检察院保存举报线索的方式各有不同:在高检院,所有通过电话、网站、来信、来访举报的内容都将统一存入和外界完全隔离的举报信息库。而在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所有举报材料都被锁在保密铁柜,铁柜密码由专人负责。

  很多检察院还规定,在线索受理环节对实名举报人进行编号,用数字代替举报人进入后续处理环节,这意味着除侦查工作需要,实名举报者的真实身份只有线索受理员一人掌握。

  当举报线索离开举报中心分流时,检察机关也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对下级检察院采取检察专线网分流,对同级检察院业务部门采用机要袋密封分流。

  事实上,保密要求贯穿举报线索处理全程,很多细节也被一一加以严格限定。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处长杜维齐说,按照高检院规定,检察人员严禁私自摘抄、复制举报材料,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严禁鉴定举报人笔迹。

  记者还了解到,对来访举报,为保护举报人,检察机关可前往举报人指定地点受理,如宾馆等隐蔽场所;在检察机关举报中心,高检院也统一规定要设置单独的举报密谈室。

举报人会在侦查中暴露么?


  举报内容是否会因侦查工作的开展而暴露呢?一名曾在侦查岗位工作多年,如今在控告申诉岗位工作的检察官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侦查工作不会暴露举报相关事项,举报人不会在侦查工作中暴露。”

  为避免举报人不被侦查工作暴露,除了侦查技巧问题,高检院还规定,控申部门开展初核工作,不得接触被举报人和被举报人所在单位。杜维齐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按照规定,处级以上举报线索由市级检察院负责,基层检察院如何初核被举报人的身份和职级?“我们会去被举报人所在单位的上一级纪检部门核实其职务级别,一定不会去被举报人所在的单位。”

  而当举报线索进入初查或立案侦查阶段后,检察官难免会接触被举报人所在单位和被举报人。此时,检察官如何保证举报人不被暴露?这名曾在侦查部门工作的检察官说,遵守严格的侦查规定,掌握必需的侦查技巧,是侦查战线检察官的基本要求,“发展到今天,检察院的侦查谋略和侦查技巧已经相当成熟、完善”。

  高检院发布的《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要求,向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人调查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杜维齐说,实际侦查工作中,保密措施远远高于规定要求。

  为打消举报人疑虑,杜维齐作了一个比喻说明:若某单位甲工程师在A项目中涉嫌受贿,检察官前往该单位初查时,不会直接点名甲工程师或A项目,而是要求单位提供所有工程师和他们各自负责的项目。“通过扩大调查范围遮掩被调查对象和被调查事项。”

为什么还有举报人遭报复?


  为保证检察环节保密制度的落实,高检院还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举报线索管理和查办工作中,因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举报线索泄密、丢失的,或者向被举报人泄露举报内容,导致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的;故意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按照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官同时提醒,举报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也很重要。

  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检察机关接到举报人反映遭受打击报复案件中,两类举报人居多:一是举报村干部的村民,二是在国企改制中反映公司老总涉嫌经济问题的职工。接受采访的检察官说,这两类举报一般为多名举报人一起举报,有的还是公开举报方式,这难免会引起被举报人注意。检察官建议,举报人应选取合适的举报方式,不提倡公开举报。

  高检院举报中心负责人说,检察机关对打击报复或者指使他人打击报复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经调查核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提出检察建议,移送主管机关或者部门处理。对举报人因受打击报复,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名誉损害、财产损失的,支持其依法提出赔偿请求。   来源:检察日报  徐盈雁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