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75个李白后人“不均分”老宅遗产 方式特殊

发布时间:2010/9/18  浏览数: 466 次  浏览字体:[ ]
  
 
李白后人房产继承案9月16日宣判,继承方式很烦很特殊,最雷人的个人份额达到53/8640

  因为拆迁,位于南京下关区的一处老宅,在今年引起了广泛关注:享有该处老宅权益的人不仅多达七十多人,而且疑似大诗人李白后代。下关法院受理了这个大家族的分家析产案件。9月16日,这一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终于作出一审宣判。

事件回放

祖宅面临拆迁引出75个继承人

  该案所涉李氏家族先祖叫李均泰,一百多年前从安徽来到南京,于清同治三年在今下关热河路103巷置下一片房产。因面临拆迁,围绕拆迁补偿款分配问题,李均泰的后人走上法庭。下关法院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梳理出了继承人范围内总计130人的李家5支6代族谱,其中在世的70人,其中就有南京籍著名演员陶泽如。后下关法院召开了两次听证会,召集家族中各支代表核对族谱,并根据部分当事人提供的新线索,奔赴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查实了另外5名继承人。经依法追加,最终继承人范围由诉讼时的37人扩大到75人。为确定继承标的的具体面积,下关法院多方查找到民国时期、1956年土地改革时期的老档案,结合落实政策发还通知,最终确定了面积。

“5+1”分配方案

多的能分三十多万少的只有一两千

  该案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房产的份额分配。李氏后人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分成75份,就是75名继承人平均分配。但因为该房经历过多次变动,其造成的事实在法律效力的认定上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和争议性,所以这一方案被否决。另一种是“5+1”,也就是按照“五房”+“长房长孙”的分法,各占六分之一。所谓“五房”,就是把这些当事人按照血缘关系,分别归到李均泰五个儿子的谱系中,各家派代表领一份,回去以后在各房内部自行重新分配。

  经过两次庭审的激烈争论,9月16日上午十点,下关法院第一法庭,数十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聚集在这里,聆听法官宣判。因为判决书篇幅太长,法官读了老半天才读完。记者旁听庭审发现,判决书对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四个主要争议进行了分析和明确。一是房产所占有的范围和面积,二是讼争房屋登记所有权人的认定及份额,三是房屋所有权的代表登记,四是各个当事人的继承份额。对于第一个争议,法院根据现有证据,结合历史变动情况,认定面积总计737.3平方米。记者打听了一下,按照每平方米7500元的保守估计,此处房产总价值至少在550万。对于第二个争议,法院认定房屋所有权应为1936年土地所有权登记证上的6个人——李文昭、李殿甲、李云海、李锦文、李文馨、李正瑞。对于第三和第四个争议,法官也进行了相应认定,确定了所有当事人应占的份额,因为涉及人数过多,关系过于复杂,在此不作赘述,总之如果按照550万的总价,七十多个人分下来,最多的能分到三十多万,最少的也就一两千块钱。

争议与解释

为何长房长孙可参与两轮分配

  判决后,二房到五房的当事人情绪都比较平静,而长房的一些后人,以吴业昇和陶泽如的哥哥陶泽时为代表,则比较激动,因为他们对长房长孙的分配份额有意见。他们认为,除非祖上有遗嘱,说长房长孙一支在得到他们的1/6后,可以再和长房的其他两支均分整个长房的1/6,他们才认可,但是,祖上并没有这样的遗嘱,法院依据的所谓“风俗习惯”,他们不能接受,再说了,要说对家族贡献大,也不是长房长孙,长房长孙不争气,很多事情都是长房的第二个儿子在打理,要说贡献大,应该是这一支才对。

  对此,记者特地采访了该案的主审法官夏雯。夏法官告诉记者,其实,这样判决是根据当初的土地登记证,在之前的几次土地登记证上,都有长房长孙李正瑞的名字,而长房的其他孙辈成员,则一个都没有登上土地登记证,法院判决继承案件,第一要认的就是土地登记证,李正瑞是土地证上的6个人之一,就已经取得了1/6的份额,他的父辈连他父亲有3个人,这3个人均分了他爷爷的份额,李正瑞父亲已经过世,所以其父亲的1/3份额,就由他继承,这叫代位继承。这就是为什么长房长孙在得到了1/6之后,还能再分得整个长房的1/3的原因。而“长房长孙”的风俗习惯,也是咨询了多位民俗专家,并参阅了大量民国及解放后的案例后,采取的一个方案。法官告诉记者,其实通过这个案件,这个家族的很多人从原本互不相识,到重新聚在了一起,这种亲人间的联系,其实才是最宝贵的。

法官总结该案六宗“最”

  1:人数最多,原被告加起来,共75人;

  2:时间跨度最长,该房产历经清、民国、新中国,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年;

  3:继承类型最全,除了正常顺序继承之外,还包含了代位继承、转继承等法定继承中的特殊情况;

  4:继承的份额划分最复杂,其中最复杂的继承人份额达到了53/8640;

  5:判决书字数最多,共一万九千多字,每份判决书长达33页;

  6:判决书打印的份数最多,已经打印了100份,可能还需要打印更多。

  据统计,第四代人中,一人继承1/120,一人继承1/72,一人继承1/18,四人继承1/48,六人继承1/108,三人继承1/36,五人继承1/60,一人继承1/320,一人继承1/24。第五代人中,六人继承2/81,一人继承2/27,十二人继承1/432,三人继承1/720,一人继承1/960,一人继承1/216,二人继承1/144,四人继承1/240,四人继承1/192,二人继承1/108,一人继承53/8640,一人继承1/24。第六代人中,一人继承1/2880,二人继承1/864,一人继承1/240。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关研 罗双江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