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穆平:告慰上海火灾逝者请公布遇难者名单

发布时间:2010/11/21  浏览数: 535 次  浏览字体:[ ]
  

  我们切盼有来自官方的更翔实的名单,更切盼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一项制度,从此被各地不折不扣地遵循。让个体生命的尊严、让灾难的真相,凛然闪烁在这份庄严肃穆的名单之中……

  11月15日燃烧在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的那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58条生命。今天,是亡者的“头七”,中国传统丧殡习俗认为,亡者的魂魄会于“头七”这天返家,这是亲友最后拜别亡灵的时刻。远望当归,长歌当哭,我们当用怎样的方式告慰死者呢?

  上海媒体11月17日的一个举动,让人得到一丝慰藉——那天,《东方早报》和《新闻晨报》以庄重素净的版面,刊登了火灾部分遇难者和失踪者名单。这份名单来自灾民安置点的公告栏。名单甫一公布,网上便掀情感波澜,网友对这两家媒体肃然起敬,称公布遇难者名单的举动,直接体现着对平民生命的尊重。

  大家还清晰地记得,自汶川大地震起,曾经只为领袖的逝去降半旗的共和国,第一次有了为平民的群体性遇难举哀的先例。全国哀悼日的设立,彰显着对平民生命的高度尊重,这是我们从特大地震之后的痛楚中收获的精神成果,这也是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的重大转折。

  然而,尊重生命的意识还需继续深化,继续走向制度层面。比如,在天灾人祸之后,公布遇难者和失踪者名单,在很多地方还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雷池。如果不予公布,谁也奈何不得。这使很多灾难成了一团理不清的哑谜。

  一般而言,飞机失事后有关方面会较快公布遇难者名单,如不久前的伊春空难,这或许是因为实名制的登机制度,给了查证的便利。然而,在另外一些未必查证很困难的场合,在有些矿难事故中,这份名单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于是,在国内众多群死群伤事件中,死难者往往沦为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至死都不能在公众面前袒露自己的姓名、年龄和身份,仿佛他们不曾留下过温暖的人生足迹。于是,在数字面前,我们很容易淡忘他们,淡忘曾经惨痛的那一次次灾难,坐视灾难的不断卷土重来。

  尊重生命的努力,首先应当始于尊重个体生命。美国矿难,奥巴马在致辞中,逐个念出遇难矿工的名字,让我们动容。而在上海媒体公布的名单中,尽管只是一些简单信息,也让那冰冷的“58”,有了个体生命的温度:605室张雅68岁,1803室毛昆英47岁,503室沙国荣64岁,1001室陆宏秉86岁,1505室赵荣库31岁……可以想象,在这个工作日温暖的午后,公寓中不少辛劳大半生的老人——其中不少是退休教师,或在享受一个舒适的午睡,或在案头奋笔疾书,或和来访亲友谈天说地。然而,一个猝不及防的“疏忽”,让这一切温暖的画面戛然而止。面对一个个黑色的名字,我们的痛惜更加深重,对亡羊补牢的期盼更为迫切。

  是的,生命是在具体的细节中丰满起来的。公布死难者名单,除了告慰生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宣示生命之美满和珍贵,让所有人在他们面前惕惧并警醒,更迫切地杜绝夺命灾难的重现。

  此外,谣言止于公开。几乎所有灾难之后,都有对遇难人数的漫天猜疑。名单的公开,是遏制谣言的良策。

  上海媒体带了一个好头。我们还切盼有来自官方的更翔实的名单,更切盼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一项制度,从此被各地不折不扣地遵循。让个体生命的尊严、让灾难的真相,凛然闪烁在这份庄严肃穆的名单之中……京华时报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