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调查称45%应届生认为工资不及农民工正常

发布时间:2011/2/27  浏览数: 337 次  浏览字体:[ ]
  

  昨日上午,由成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中国成都人才市场承办的“2011成都春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暨中高端人才洽谈会”在新会展举行。作为今年首场特大招聘会,现场共吸引到1726家单位前来布展,为求职者提供了71359个岗位以供选择。开幕首日吸引到6.6万名求职者入场求职。与往年相比,今年招聘岗位比去年同期增加82.4%,而其中有34809个岗位是专门为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的。

  记者在现场发现,由于可选岗位增多,不少大学生找工作开始有点挑挑拣拣起来。而面对“用工荒”时不少单位给农民工开出待遇高于大学生的现象,成都人才市场专门开展了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求职者认为这很正常,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一“位”难求参展企业“打游击”

  昨日上午10时许,新会展7—9号馆内各招聘展位前挤满了求职者。记者注意到,现场有不少拿着招聘传单的用人单位正在采用“游击作战”的方式,不停地游走在招聘现场,与求职者面谈。

  “预订展位晚了,只有到现场发传单招人了。”成都某房地产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郭勇光昨天一早就到新会展了,却因为没有预订到展位而现场“打游击”。“没预订到展位,但招人可不能误。”郭勇光说。

  成都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说,随着成都市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企业涌入成都投资,造成今年用工需求特别大,这次特大招聘会的展位基本上在一个月前就预订完了,很多单位到最后都没有预订到展位。

  “骑着驴找马”毕业生手握签约意向求职

  小余是四川省一重点大学机械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目前已经有3个单位有意和他签约,但是他一直在犹豫,希望还有更好的工作。

  昨日小余拿着一叠简历,也到了招聘会现场。“去年年底,有3个单位有意向跟我签约,我还正在考虑。单位签约的限期还没到。”小余学的是机械专业,在找工作中优势明显,“多看看,也许会有更好的单位呢。”

  现场像小余一样,已经有意向性工作的大学生还不在少数。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就业形势好专业的大学生,基本上手中都有一两个意向性的工作,他们在现场一般都会把简历投向知名企业、国企等较好单位,以求更好发展。

  当然也有部分就读专业就业形势不好的大学生,现场转了几圈都没有找到工作,这类学生主要集中在文史类等专业。

  据统计,现场提供的71359个岗位中,有34809个岗位不要求任何“工作经验”,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开始挑拣的一个原因。“适合应届大学生的岗位比往年相对较多,大学生肯定希望找一个更好的。”成都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说,昨日他们对大学生就业难易进行调查发现,14.9%的求职者认为就业机会很多,对就业形势非常乐观;65.5%的求职者认为存在就业机会,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只有19.7%的求职者认为现在就业难度很大,“即使如此大学生找工作也不能过于挑挑拣拣,毕竟就业压力还是很大”。

  大学生自我剖析:供求关系决定工资高低

  行政文员,试用期月薪1400元,转正1700元;人力资源专员,月薪1800元……招聘会现场,不少单位针对大学生开出的待遇基本上都集中在2000元/月上下。

  “现在我们大学生的工资还比不过我爸爸打工的工资呢。”成都某专科学校的邓杉一边找合适岗位,一边向同找工作的同学嘀咕。邓杉的父亲今年45岁,在一家建筑企业上班,每天的工资都有60元,加上加班算下来一个月一般都在2300元左右。

  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现场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待遇,不少待遇的确比农民工的待遇稍微低一点或者持平。年初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各劳务市场采访发现,不少工厂给农民工开出的待遇都在2000元/月以上,还特别注明了休假、加班工资等福利待遇,与一些面向大学生岗位的待遇相比,部分职位稍微有所差距。

  那么,前来参加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昨日,成都人才市场对进场求职应届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应届生求职者认为这是正常的,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35.5%的应届生求职者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成长空间更广阔。

  “去年我们学校的一师兄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工资只有1400元,上次聚会时,他说他的工资都涨到了两千多元。”求职的大学生罗淑韵说,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单位工作三四年后,随着职务、技能的提升,待遇自然有很大提升。罗淑韵认为,不能单纯拿刚毕业大学生的工资与农民工去相比,两者都是劳动者,劳动者工资高低,不能片面以学历高低做依据,关键看市场供求关系和每个人自己给单位能带来的价值。

  企业招人各出奇招

  培训学校摆吉祥物招人昨日,2011成都春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暨中高端人才洽谈会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举行。记者注意到,一家生产卫浴的企业特意把马桶搬到了招聘会现场;而一家语言培训学校为了展现轻松活泼的企业文化,还带来了绒毛玩具吸引人眼球。现场用人单位各出奇招,就是希望加深求职者的印象,招到合适的人选。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摄影报道

  谋划跳槽者众在职人员期待换平台谋发展

  昨日的招聘会,同时还是针对中高级人才的洽谈会。现场,在一家家具公司做销售的29岁的魏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准备找到新工作跳槽,原因是他对当前收入不满意:“一年收入大概4万左右,工资总是涨不上去,做着没劲,”他说:“以我现在的收入状况,如果用人单位的工资能给到年薪5万,我应该会考虑跳槽。”

  现场像魏先生一样谋划跳槽的人不在少数。四川民族学院毕业的张女士,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她已经考虑换工作了:“我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感觉无所事事,学不到什么东西。”她在一世界知名电气公司的展位跟前看了很久:“我总觉得这种国际化的大公司更有前途,相较于小型的私人的公司,大公司能学到的东西更多,进步得快,发展机会也更多”。不少求职者也表示:“我们想去这种大的公司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待遇那些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看中这块平台和以后的发展。”华西都市报记者 姚长寿 见习记者 徐越 摄影 杨涛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