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湖北副局长自购私车年省公款8万无人愿效仿

发布时间:2011/3/7  浏览数: 563 次  浏览字体:[ ]
  

  公车改革有多难?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在两会间隙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自2003年从中南财经大学调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之后,连续8年就公车改革上交议案,但收效似乎不大,自己虽因率先车改被网友称为“用车成本最低的清官”,却“只影响到两个半人效仿”。

  早报记者 简光洲 陈良飞 于松 实习生 严晓蝶

  副局长车改四原则

  自购私车,一个月补贴油费1000元,外出实报实销,一部分先改革

  记者:你连续8年就公车改革上交议案,有成果吗?

  叶青:我这个改革算是很小型化的,基本上是针对我个人的,就是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自购私车”。

  第二句话是“上下班一个月油费1000元”,是按我这个级别来算的。在车改比较好的杭州,按我这个级别是2600元,刚考上的大学生是300元。

  第三句话是“出武汉实报实销”,就是我开车外出开会、办公,油费、过路费都实报实销。

  第四句话是“双轨过渡”,就是一部分改一部分没有改,你(也)可以不要2600元(的油费)。有人就提出来不要2600元而要车,然后费用从里面扣。

  记者:你不配车可以省多少钱?

  叶青:我觉得算高一点的话(我)可以(节约)10万块,现在局里面节约了8万块左右,因为他们一年油费给我12000元,其他的都实报实销。

  年年回复都说在研究

  中纪委、发改委一般回复:意见很好,都很重视,正在考虑

  记者:连续8年上交议案,给你的回复有变化吗?

  叶青:一般回复就是:你给的意见很好,大家都很重视,现在正在考虑这方面的改进方案。去年和前年是中纪委给我回复,此前是发改委在回复。

  我知道这个事情很难,一年比一年有进步。老百姓关注了,地方领导也关注了,他们也知道要去改这件事,我们在前面推动一下。

  记者:你这么“偏执”,与你是大学教授有关?

  叶青:对,我是研究财政历史的,对公车改革有理论的研究。

  记者:其他人也意识到……

  叶青: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们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财政学的角度去研究它。

  我2003年从学校到政府后,就觉得公车是个巨大的浪费,于是就想进行改革。

  8年只影响两个半人

  “推动车改比升迁更重要,全国公车改革后一年至少可省1000亿元”

  记者:听说你改来改去,就改了两三个人?

  叶青:就改了我一个人和半个人。半个人是我们局里的助理巡视员,他按规定也可以配车,(但)他提出来自己开车,每个月给他1000元。

  还有一个是其他一个局的副局长,也是党外人士,跟我一样,他现在也是采用我这个办法,但是方式和我不一样。上下班他自己开车,所有开支由局里出,包括车检、保险。局里觉得也可以省钱,但没我省得多。

  记者:8年来只影响两个半人,你自己觉得算成功吗?

  叶青:我觉得间接影响还是有的,网上称我是用车成本最低的清官。

  记者:有没有觉得有灰心的时候?大家会不会对你有意见?

  叶青:我知道难度是有的,我很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可能(有人)担心(会影响我)以后提拔,但我无所谓,我本来只是一个大学老师。我希望能够推动车改,这比我自己升迁更重要。就算公车一年的开支3000亿元,如果我们进行改革,最保守的估计也可以节约1000亿元。 (事实上)肯定不止3000亿元,如果行政单位公车改革成功了,事业单位、国企都应该改。

  公车改革目前有两难

  一是取消公车领导会觉得待遇少了,二是领导开车感觉不安全

  记者:现在大家都觉得公车很难改,你觉得最主要难在哪里?

  叶青: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比如)好不容易干到副厅级,不享受公车待遇,而且一家人都不能享受,所以有很多人都反对我这个提议,但是他们不当着我的面说。(也有)很多初级干部很高兴,如果按照我的方案,他们就可以得益,可以拿到1000元。

  记者:那么这样整个公交成本不就上来了吗?

  叶青:这个不会,适当地给(补贴),算总账的话肯定是低的。因为这个不是我说的,杭州也是这个数据,昆明也是这个数据,连广州也说了,装了GPS,黄埔区节约了30%。杭州(车改)的最大两个好处是,总的开支下来了,公务员买车的多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安全问题。为什么反对?有领导觉得开车不安全,(但)我觉得没问题。

  公车数量不应是机密

  长沙控制公车经验: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买车,财政局给钱,省纪委监督

  记者:前不久北京公布了一个数字,说是有70万辆公车,也有人说有4.9万辆,记者去采访有关部门,被告知这个数字是敏感的,涉及机密问题,你怎么看?

  叶青:我觉得公车数字没什么机密,很多单位都不愿意提供,(这)是违背财经纪律。为什么不提供?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家)单位的公车超过了标准。实际上,很多单位的公车肯定有不同程度的超编、超标。

  记者:很多地方政府想了些办法,比如广州用了GPS,为什么不直接实行像你这样的改革呢?

  叶青:我在博客上专门说了,如果像杭州这样车改,可能群众会反对,(因为群众会认为这是)变相的增加收入。(广州可能)有这个担心,就采用限制的做法。

  现在中国的公车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步是限制使用,第二步才是改革,迟早要走向改革。

  有很多领导(觉得)单位一年为老百姓干那么多事,花点钱坐公车你们还有意见。所以,车改首先是认识要到位,说严重点,这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现在,公车的数量一定要搞清楚。我觉得长沙做得比较好,就是三个部门来管,能不能买车是机关事务管理局说了算,但给钱就是财政部门说了算,第三个部门是省纪委,负责整体监督。“三权分立”的这个方法是可以的,我很赞赏。

  公车改革行动

  公车公开并不难 北京即将可查

  早报讯 北京常务副市长吉林前天在全国两会上表示,向社会公开公车数量不是难事,北京即将公开。

  当天,监察部部长、中纪委副书记、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也在两会上表示,今年将规范公车的编制和范围,并推进公车改革。

  对于“北京公车数量是个谜”的说法,吉林说:“我经常被问到,这个事就这么难吗?它不难,就是要有这么一个过程。”吉林称,北京将在3月底得出去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由此掌握党政机关的各方面开支。届时,北京的公车数量便可向社会公布,公民申请便可查询。

  新华社昨日评论说,北京的这一做法符合民意期待,但以群众的呼声和本轮公车改革方向衡量,这应当只是北京公车改革的“最低标准”。下一步,应当明确北京目前的公车保有数量,并继续降低公车配备标准和公车总数量。 新京报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