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农民离开土地,到城里找工作。可是由于没有相关的职业技能,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很难提升。为此,国家实施了阳光工程,也就是国家拿一部分钱出来,给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记者近日在安徽省金寨县采访时却发现,这里的阳光工程培训却不那么阳光,不光课程质量无法保证,培训时间、培训人数也都造了假。但就是这样的培训,却验收合格。这是怎么回事呢?
培训三小时变成了三天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是革命老区,经常会有培训机构到此培训。2010年11月13日,安徽省电气工程学校就在金寨县南溪镇吴湾村进行了一场农村电工的培训。安徽省电气工程学校,是省农机局的下属院校,也是省农委直属的阳光工程定点培训机构,从2009年开始至今一直承担着此项工作。按照《安徽省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和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那么,吴湾村的这次培训是怎么做的呢?
据安徽省电气工程学校阳光工程办公室主任张峰介绍,吴湾村的培训是两天时间,参加了培训的村民们却不记得接受过这么长时间的培训课程,采访中几位村民都说,培训只有大概几个小时。
安徽省电气工程学校在吴湾村办的培训课程是电工班,从学校提供的《省直单位阳光工程合作社社员培训现场指导登记表》来看,当天有三位老师上课,培训内容主要有三大块:用电安全、电工电子工艺、引导性培训。那么,培训的效果如何呢?受过培训的120位村民都听到了哪些关于电工的知识呢?他们又掌握了多少电工方面的技能呢?
一位村民说,讲的内容“记不清了”,“忘了”;还有在这个电工班受过培训的村民说,“我们哪儿懂得电工”;“掌握不到知识”。
阳光工程的目的是让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专业技能,但这样严重缩水的培训,农民们不要说掌握职业技能,就连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听明白。那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总要有人来监督吧?按照《安徽省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台账管理制度,培训机构应建立培训台账,记录培训专业、时间,学员联系电话,确保参训学员回访联络畅通。可是,记者看到安徽电气工程学校在南溪镇吴湾村的培训台账中”培训天数“一栏,将原来的数字更改为3,涂改痕迹明显。这又作何解释呢?张峰说,这是“一个疏忽、欠缺”。
据了解,安徽电气工程学校,2010年的农村电工培训共进行了四次,除了吴湾村这一次,另外三次分别在金寨县南溪镇、黄山市歙县和安庆市枞阳县进行。那么,这三次培训的情况怎样呢?记者发现,其它三次的三本台账也都进行了修改。涂改痕迹明显。难道这只是疏忽造成的吗?
除了台账以外,在学员的登记档案中也会记录下培训的情况。通过这张登记表,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金寨县南溪镇吴湾村的集中培训时间是2010年11月13日到2010年11月15日,其中,15日做了明显的修改。除此以外,在“参加学习课时”一栏里,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分别修改为12。仅吴湾村这次培训,参加登记的120个学员的登记表都一一进行了修改。张峰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笔误”。
表格屡屡造假
据学校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内容都是在记者采访之前被临时修改的。为了应付记者,他们可以把不规范的内容按标准任意涂改。但他们又是怎么通过考核小组的验收呢?
考核验收的满分是100分,安徽省电气工程学校得了94.2分。其中,培训台账与档案一项满分是10分,评分标准中明确写到:培训台账规范得5分;培训档案齐全规范、整理有序、有专柜存放得5分。然而,如此造假的台账,验收小组却给打了满分--10分。
当时考核验收的时候,考核组发现过什么问题吗?
安徽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考核组组长汪保根说:安徽电气工程学校培训总体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从汇报情况和查看档案情况,基本上符合要求,没有什么出入。
记者在考核小组的电话抽查记录里看到,村民章晓娟的参培时间是一天,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记者找到了章晓娟本人,她说,自己只听了三个多小时的课。
其实,不光是考核部门的电话回访记录在掺水,就连培训机构的学员登记表也在掺水,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村民却名列学员登记表。
谁拿了培训经费
据了解,2010年安徽电气工程学校承担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指标是1000人,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拨付2010年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指标)的通知》,省直培训每人平均补助273元。27.3万元的补助资金已拨付到安徽电气工程学校,但本应至少三天的培训却缩水到了不足半天,也就是其余的培训经费就这样被学校白白地赚走了。
为了更好地使农民提高素质、增长技能,国家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政府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和地方财政扶持资金组成。培训补助资金使用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安徽省电气工程学校作为省直属的定点培训机构,一年间四次培训,四次缩水、造假。那么,这样的阳光工程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真本领吗?
这缩了水的培训自然用不了那么多的钱。既然这补助资金没有都用到农民身上,那剩下的钱哪儿去了?培训学校,四次培训,四次缩水造假;而省农委阳光工程办公室四次检查,却四次通过,这究竟是缺乏责任心,还是有什么别的问题?培训有问题,验收也有问题,这怎么能够确保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又怎么能确保农民享受到惠农政策的阳光?这样的事实在让阳光工程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