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江苏常州市溧阳市的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在惨遭网友“围观”后被撤职----宿迁律师网

发布时间:2011/6/27  浏览数: 1153 次  浏览字体:[ ]
  
“局长开房门”事件:网友称权色交易须严惩(图)
江苏"微博开房门"事件话题数量曲线图
    此次事件从事发到事件得以处理,当地政府危机处理手段果断快速,可见示意图:
江苏"微博开房门"事件网友评论倾向性饼状图(抽样:217条)
 

  作为本周“爆炸性”新闻之一,江苏“微博开房门”凸显了网络传播的高速,体现了政府危机应对的迅速。本应该成为官员大众媒介之一的微博,在此官员手中变成了调情开房的网络工具,江苏常州市溧阳市的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在惨遭网友“围观”后被撤职。此次“微博开房门”闹剧以官员撤职收场反映出了现今官员使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媒介素养较差。依靠先进传播工具管理社会的能力不足。

  一、事件概述

  2011年6月20日,一位名为“为了你5123”微博主与一位“Y珍爱一生Y”的美女在微博上相互晒恩爱,并相约在外开房,这段微博引来了无数人关注。很快,男主角的真实身份被查清,“为了你5123”是溧阳卫生局局长谢志强。记者联系到这位局长,他爽快地承认了微博是自己所发,但一直反问记者“我们两个发微博你都能看得到啊?不可能吧?”随后该局长对微博上的文字进行了删除处理,但是依旧得到网友的“围观”。

  2011年6月22日,新闻报道称谢志强被正式撤销职务。

  二 、媒体关注度走势

  从媒体关注曲线我们看到,在此次事件中微博客不仅发挥了“爆料者”的作用,而且助推了整个事件的发展。传统媒体“后知后觉”在跟进报道中促进了事件得到了官方的快速回应,反之亦推动了微博客的关注走势。

  网友的大规模围观开始于天涯论坛,6月20日下午,一个“在微博围观领导勾女开房全纪录”的帖子迅速蹿红,网友们一边围观一边“人肉”,根据博文中提到的约会场所皇廷国际大酒店,他们迅速确定了事发地址是在溧阳市区。4月18日,男方曾在微博上说,“下午电台记者来采访”,于是网友立即搜出4月18日,溧阳市一局级机关领导接受媒体采访的新闻稿,与男方说的时间正好吻合。但该局长虽然面庞与微博照片相似,但分头的发髻线却与微博头像相反,不过,结合男主角6月20日的微博“上午一直在唐市长那里汇报工作”,网友得以最终确认,男主角只不过是换过一次发型而已。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到:在一开始的事件发展期中,互动媒体作为“先锋军”首先爆料了此微博系官员博客,存在“开房、腐败”等的事实,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转发。在媒体报道方面我们看到,针对此网络事件,6月21日,部分媒体以《错把微博当QQ 溧阳某局长通过微博约情人开房被捉 (图)》为题进行了报道,报道内容还直指官员通过微博客进行权钱交易。报道之后该文章在互联网得到 广泛转载。在次日互联网转载量已经达到千篇以上。随着传媒的介入、网民主动的参与下,微博中被删除的贴文也以图片的形式再次得到传播。使得此事件在6月22日、23日依旧热度不减,微博客中关于此事件的关注度持续增高。

  此次事件中以微博客为主体的“网络扒粪”大军已经成功引领舆情走势,无论是在事发爆料还是在事中,补充材料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微时代”的传媒形态已经成功从传统纸媒体,转化为以微博客为载体的互动媒体。

  三、政府舆情应对点评

  此次事件从事发到事件得以处理,当地政府危机处理手段果断快速,可见示意图:

  事件自6月20日在微博上热炒至6月23日官方进行答复,一共历时三天时间,政府舆情应对效率较高。从舆情角度分析,此次事件的发生并未对溧阳卫生局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此次事件是由官员微博不当言论引发,由网民曝光的典型性网络事件。在此过程中多数网民在控诉此官员 “权色交易”的同时,也在否定溧阳市的文化建设,抨击溧阳市的官员作风问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针对此官员的行为进行的“查处”、“撤职”处理迅速而有力,得到了民众的理解和拥护,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地政府正面形象。

  总体上来看,针对此事件政府的危机应对是较为优秀的。

  四、网友评论倾向

  权色交易必须严惩 32%

  搜狐网网友:在微博上如此赤裸裸的要求开房这简直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这种官员怎么配当官呢?一定要严惩,这不仅仅是道德败坏的问题了。

  新浪网网友:在古代就有“通奸”一说,但是总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有想到现今在互联网的普及中,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也能“光明正大”了,必须要要杀一警百!

  官员网络应用是盲区 28%

  人民网网友:官员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是重要的执行者。没有想到现在的官员连起码的微博都用不好,非常令人悲剧。

  新华网网友:给官员培养互联网意识已经刻不容缓了。这次是微博客曝光开房,下一次会不会是机密信息?!看样不得不逼官员上网了。

  希望能加强官员纪律性 21%

  央视网网友:现在的官员动不动就“报销”这简直就是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希望加强官员的纪律性教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中华网网友:从微博客这简单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来这个官员是有多么的嚣张。从报销到茅台酒。这简直就是腐败的最直接体现!

  呼吁加强网络监督 14%

  网易网网友: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现在的网络监督功不可没。希望国家能重新重视网络的力量,组建一个网络反腐队伍进行大力查处。

  环球网网友:欧美国家的反腐是卓有成效的,这和他们的体制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国家必须要重视网络举报了。这样才能让民众有信心说话。

  尊重此官员的隐私权 5%

  中国网网友:我看到了现在有不少网民把这个人的所有生活都人肉出来了,我觉得很不好,既然他已经得到了惩罚,为什么就不能尊重一下人家的隐私呢?

  新华网网友:现在网友有点过分了,把涉事的所有当事人信息都人肉出来了。这是很不合理的,希望网友都可以保持克制。

  微博网友评论摘要:

  @shorkong:真是电脑盲啊,让人一窥当官者上班的任务就是泡妞和到处找发票报销。看来贪的不少啊。

  @起名真TM费劲啊 :局长微博真奇妙 当成QQ在私聊 网上调情万人笑 微博开房众人嘲 本想时髦惨被炒 网上工具不可靠 还是移动手机好 咱用短信偷偷唠

  @shiqing0522_x5m:昨天吃晚饭时在跟老妈说那个局长发微博开房的事 好像记得看的时候瞄到一句局长跟红色礼服女的两个人的微博上都互相只有对方一个粉 由此我推断局长叔叔一定是把微博当成qq什么的 发的内容像聊天记录别人看不见。

  @奕奕猫:纵观这几日微博事件,从微博开房门到郭美美事件,不得不感叹微博的力量,公众的力量。微博如股市,风险重重,权贵们慎入慎入,来了再隐蔽再伪装也迟早会被揪出小辫子的。估计这两件事故一出,无数人在私下删贴注销。多行不义必自毙呀。

  @南朔:【“微博开房”不是单独调查局长的理由】道德上的事情让行政权力插手,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而让行政权力查出其他的事情,更是双重地戕害公平。简言之,“微博开房”不是单独调查局长的理由,毕竟,公平与秩序不能被无视!

  @我是轻博客:从局长日记,到药家鑫师妹事件,到各路明星微博对骂,再到溧阳市卫生局谢局长微博开房, 无不可以看出,在代表着网络围观时代的到来的同时,也告诫着使用新媒体的人们,网络空间必然不仅仅是私人话语领域,而是敞开的话语匣子,你的所说都有可能成为公众审视下的目标,一经说出便不只属于你自己了

  五、媒体评论摘要

  除了完善制度之外,还要加强对官员官德的教育,要让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等政策入脑入心,成为官员的精神追求。加强对官员的刚性约束,同时也要强化对官员的道德和文化教育,笔者以为,可以在党校系统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以及采取多种方式,让官员自觉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消除各种“门”存在的不良土壤。(据《人民网》,作者:武少民)

  现实社会中,类似的“好事”已经数不胜数。“微博约会”局长不懂微博而意外失手,还有多少情场老手潜伏在网上,在那里打情骂俏,在那里豪情许愿,在那里“互相拥有”、一“网”情深。“微博约会”局长的意外失手,向公众开出了一张情场丑闻清单,也又一次揭了官场一些官员腐化堕落的疮疤。就不知有关部门下一步会怎么查处,不会再出现像“裸聊”事件那样的结果,“暂未发现其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吧?那可真是“意外”之后的意外了。(据《钱江晚报》,作者:王国荣)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其他违反有关规定或者不负责任行为的”,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些传出风流韵事的官员,在作风建设上很不负责任,已涉嫌违规违纪。而就其个人而言,公众对其道德准则的质疑,进而会延伸至对其作为人民公仆的不信任: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显然已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岗位,引咎辞职当是他们的不二选择。(据《广州日报》,作者:李龙)

  干部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一样,没有小事,不从严治理,就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干部作风的监督与查处,不能仅仅靠干部大意失荆州,通过“日记门”、“监控门”“微博门”“裸聊门”来暴露,也不能依靠情妇们内讧“反水”来获得线索,而要有相关严谨的制度跟进与约束,有雷雳风行的查处手段,有从严从重的处罚。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有所畏惧,使广大干部洁身自好,严于律已,当好表率,那才真正地值得兴奋与欣慰。(据《荆楚网》,作者:刘辉)

  六、舆情应对综述

  “微博当成QQ聊,网上调情万人笑”是网民对此次江苏“微博开房门”事件的戏谑调侃。在舆情事件中,由于当事人不懂得微博客等基本互联网应用,导致了隐私聊天记录的公开,当事人在事发后两天受到了撤职处理。无独有偶,前几日,广州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宁在网上“裸聊”的照片和相关帖文出现在微博上。据报道,白云区纪委、监察局称已对刘宁进行调查,暂未发现刘宁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并通过组织谈话提醒他不论在任何场合都应注意个人形象。从这几日接连发生的官员曝光隐私事件,不难看出,这些不仅仅是网络监督官员作风问题的网络热点事件,更是变相反映当下部分中国官员媒体素养低的典型性事件。

  从舆情传播轨迹可以看出来,此类信息的曝光依旧来自论坛社区等人气相对集中的地方;接着微博客进行“围观”,在网友持之以恒的“人肉”中,该事件的双方当事人被曝光;紧接而来的传媒报道则把这件事情推向了公开化。传媒传播路线清晰、高效。这成为自南京“梧桐树”事件以来近期舆情事件曝光的重要模式。在此种模式的推动下,多次网络事件得以曝光,网络舆论监督得到了良好的官方回应,促使了中国网络监督事业的发展。近期发生的事件也促使我们思考由此带来的官员道德自律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道德水平的成长,更关系到政府公信力与责任感的体现。

  回归事件本身可以看到,在此次事件中溧阳市政府能勇于面对舆论,不袒护问题官员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其也正如6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观点文章《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所言,“只有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正视热点、解决问题,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加积极主动,从维持稳定走向维护和谐”。(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庞胡瑞)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