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两河北男青年推车时坠井身亡两死者家属称,两家可能得到170万元补偿----宿迁律师网

发布时间:2011/7/3  浏览数: 490 次  浏览字体:[ ]
  

  本报讯 6月23日,石景山苹果园南路,因汽车雨中熄火,两河北男青年推车时坠井身亡。昨日,两死者家属称,两家可能得到170万元补偿。此消息未获得官方证实。

  “坠井身亡,井盖是开着的,市政部门和公司都有责任。”死者家属称,河北南皮县政府工作人员介入协商善后赔付问题。

  对此,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称,是天气等自然原因造成管线内水压过高,井盖被水流顶起,发生移位所致。政府部门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该部门证实,“石景山区政府部门将与南皮地方政府对接,对死者家属家庭情况进行核实,针对死者不同情况给予相应金额的补偿救济金。”

  石景山区政府相关部门表示,目前善后问题仍无结果,原因在于死者家属与死者所在公司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昨日18时,两死者家属称,陪同死者家属前来北京的南皮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和死者所在公司的负责人对家属说,两家可能得到170万元补偿。杨铁贞家属获70万元,满洪浩家属获100万。死者家属称,赔付协议可能于近日签订。昨日,两死者所在公司的负责人电话无法接通。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消息未获官方证实。

  回忆

  坠井瞬间

  7月1日中午,吕静来的回忆,仍停留在8天前,挥之不去。他是在事发现场参与推车的工友。

  当天17时30分,暴雨突至,北京石景山区,满洪浩接到电话,公司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在苹果园南路熄火。“推车去。”满洪浩叫上了杨铁贞和吕静来。

  积水没膝,三人身体倾斜,推得有点吃力。

  “呀!”杨铁贞突然身子“短了半截”,满洪浩和吕静来都没反应过来。

  但身边的满洪浩,还是下意识地拽了一把,没拽住。杨铁贞沉进水中。

  “污水井,没盖儿。”满洪浩急了,“小杨”,没人应。

  满洪浩主动下井。

  “他可能以为井深最多两三米,没想到有七八米。”吕静来说,两人掉进去后,他脑子一片空白,用脚伸进污水井,探不见底。随即报警。多方搜救队伍没有收获。

  24日下午,距坠井处三公里,杨铁贞尸体被发现。25日上午,满洪浩躺在三公里外一个污水坑里,被淤泥淹埋。

  工作

  “欧了”

  去年2月底,满洪浩和杨铁贞在北京某装饰公司成为同事。两个老乡初识。

  满洪浩略瘦,双眼皮,性格开朗,经常与工友开玩笑;杨铁贞稍胖,留长发,不爱说话,厨房阿姨说他“像个姑娘”,见工友总是龇牙嘿嘿一笑。进公司不久,俩人成了好朋友。

  两人有着相同的作息时间,6点起床,简单洗漱,6点30分上班,打理好工友们的电锯、量尺等工具,装车。工友们开始管这对身高都相同的老乡叫“哥俩儿”。

  工友王瑞森评价,装修时,满洪浩的活儿比杨铁贞“细”,他总训小杨。不管怎么批评,杨铁贞照例“嘿嘿一笑”。当铁贞干不好活儿,摇头皱眉时,满洪浩总过来拍他肩膀,“哎呀,没事儿。”

  每天完工,满洪浩和杨铁贞开着玩笑,用东北话来一声“加长版‘欧了’”。施工车上,哥俩儿常哼小曲儿,虽然在工友看来,“俩人唱得都不好听”。

  生活与梦想

  “小小鸟”的北漂梦

  7月1日上午,石景山西黄村小区一仓库后面,满洪浩与杨铁贞所在的宿舍,12张上下铺单人铁床把小平房塞得满满的。

  满洪浩床上放着一个旅游帽。两米外杨铁贞床头,凌乱地堆放着黑色施工背包、胶带、几粒感冒胶囊。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飞也飞不高”。“小小鸟”这首歌是哥俩儿的“最爱”。“这么大个北京城,多好,有多少地方咱都没去过呢。”工友王瑞森记得,满洪浩躺在床上,眼望天花板,抽着烟,有一句没一句地说。

  满洪浩向往北京,他来了,他喜欢天安门、天坛和长城,但他两年内都没去过。平时见名胜,都是在画报上。洪浩抽烟,都是4元钱一包的,他爱打麻将,几块钱一局;他知道第二个孩子将要出生的消息后,更卖力工作。“给孩子挣奶粉钱”。今年6月初,满洪浩终于有机会去了长城,“得给我儿子讲讲长城是啥样的。”

  杨铁贞家境贫困,未读初中便辍学打工。去年2月底,他也实现了北漂梦,“北京啥都好”,他依旧嘿嘿地笑。工友们曾“笑话”小杨总是穿同一件衣服,一个月只花100多元钱。

  杨铁贞兴趣不在游名胜,他更愿意摆弄他那个山寨MP4,享受“耳机时光”。他的理想现实得多,“期望将来能把家人接到北京,过上和北京人一样的生活。”工友们说,来北京两年,杨铁贞还没见过天安门是什么样。

  遗憾

  没有如果

  “满洪浩咋会下井捞他?”这几天,工友们始终念叨着,这让大家想起一件往事。

  几个月前,满洪浩有事需要2000元钱救急,平时紧巴的杨铁贞,二话没说就取钱交给了满洪浩。

  同一公司工作的杨铁贞堂哥杨铁军说,铁贞心里有事的时候,几乎不找他这个堂哥聊,一向都跟满洪浩说。

  “儿子咋那么傻,白搭上一条命。”7月1日下午,石景山西黄村一宾馆,满洪浩的母亲杨桂枝欲哭无泪。杨桂枝为儿子舍命救人感到自豪,但和儿子性命比起来,一切都不重要。

  杨桂枝后悔,6月中旬收麦前,满洪浩曾打电话说要麦收之后回去,她恨自己没马上让洪浩回家。

  杨铁贞的工友王瑞森也惋惜,6月初,麦收农忙时节,王瑞森劝说老乡杨铁贞一起回家收麦。王瑞森甚至拿“回家就给你说个媳妇”来诱惑他,但杨铁贞抿嘴一笑,没答应。

  “如果那天北京不下雨,如果公司的车没有熄火,如果下水道井盖是闭合的,如果推车的人不是儿子,如果儿子不去相救……”可惜,没有如果。

  还有半个月,满洪浩就要当父亲了,是个男孩,他给儿子起好了小名。

  半个月前,杨海亮给儿子通电话,杨铁贞说,爸,等工资打卡上后我就回家。“家里房子装修的钱我攒够了,地板砖要铺80厘米的”。杨海亮说,去年一年,铁贞给家里寄了2.7万元。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申志民 张伟峰 摄影 周岗峰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