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被拐男童回家不适应贫困生活续:母亲陷入纠结

发布时间:2011/8/9  浏览数: 530 次  浏览字体:[ ]
  

  被拐卖5年的儿子回家以后 后续>

  昨天,本报4版《被拐卖5年的儿子回家以后……》引起读者和网友热议。长寿母亲张慧用了5年时间,终于找到被拐的儿子小华。在感谢民警的同时,也充满了无奈。5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正像网友朴咖所说:“无奈啊……5年了,该变的都变了,不该变的也变了。那孩子恐怕对养父母的感情要比亲生母亲多了,这对孩子是好事是坏事?这对那位母亲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痛苦:为了找儿欠很多钱

  吴姓家庭、小华的养母给张慧说的话,至今回荡在张慧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一记重锤,更是一个事实。

  据张慧回忆,养母是跪着说的这些话。她请求张慧不要带走孩子。并告诉张慧,孩子由他们来养,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上大学甚至留学都不成问题。这句话彻底浇熄了张慧找回儿子的喜悦。“为了找儿子,这5年家里没存下一分钱,而且还欠着债。儿子回来就是跟着我们吃苦的。”张慧说,按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供小华读完初中,就无法再读书了。

  张慧的外侄女说,不仅张慧,现在张慧的家人都有这样的疑惑:让小华回来,究竟是对还是错?

  迷茫:怎么这么多麻烦事?

  这还不是最烦心的事情。最让张慧纠结的是,现在大家都看着她的,孩子找回来了,原本是大好事。如果这时她又把孩子送回养父母那里去,人们怎么想?

  张慧不得不顾及街坊甚至社会的看法。因为她找回儿子的事情,早已传开。她现在也不敢出门打工,她不放心,要守着刚刚找回来还在尝试着熟悉、接纳一个全新环境的小华。

  现在,张慧在外侄女开的店里打工。每个月有千元左右的收入。张慧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与前夫所生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还算懂事,他们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家,补贴家用。

  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张慧很迷茫,小华回家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麻烦事情。

  纠结:去养父母那可行吗?

  最让张慧纠结的是,小华的生活习惯与重庆完全不一样,而且对生活的要求很高。昨天早上,小华不愿再走路去张慧上班的小店,张慧只得背着他去。她实在不放心把小华放在家里。

  张慧纠结地考虑着,是否让小华回养父母家去生活。但是,如果一旦做了决定,张慧又怕从此失去小华。她想去问律师,但又出不起咨询费。她不知道,有法律工作者这样一个职业的存在,可以免费帮她咨询。

  张慧说,现在为难的是,如果让小华去养父母家,怎么解决户口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张慧说,小华的养父母曾打电话来,要给10万元领走小华,但她没有同意。“我只是想为儿子好,为儿子的未来考虑。”张慧说。

  让养父母正式领养小华?

  养父母已有两个女儿,不可行

  张慧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面对让她头晕的复杂情况,重庆晨报记者昨天咨询了重庆知名律师傅达庆、重庆市仁格心理咨询所所长赵庆,他们就一些法律问题、人格成长等提出了建议。

  昨天,不少网友提出可以考虑让小华的养父母正式领养小华,来解决目前问题。对张慧的纠结,傅达庆在了解情况后明确说,领养肯定不行。我国有领养法,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领养方不能有子女。小华的养父母有两个女儿,这明显不符合领养法的规定。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领养小华是不可能的。

  傅达庆介绍,如果让小华的养父母继续抚养小华,寄养协议是一个办法。但这只是一种民间的私下协议,如果有一方违返了协议内容,很容易引起纠纷。这是一种明显的君子协定,要求自觉遵守。双方可以就抚养小华定下一系列的协定,比如经济补偿、探视时间、寄养时间等。这是在法律之外的一种协议,不可测的风险太大,因此傅达庆并不是很赞成这种方式。

  可让小华自己决定去留吗?

  他太小,无法决定复杂的事情

  也有一些读者和网友认为,这件事情不如让小华自己决定。傅达庆律师认为这有失公平,是一种不靠谱的方法。

  目前小华不到7岁,以他的能力,还无法对这样复杂的事情做出决定。如果草率地定下寄养协议,让小华成年后再来选择跟谁,这样对小华来说更加不容易做出判断。因为一方是亲生父母,一方是养父母,这样的决断太难。

  张慧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认个干爹妈,两个家庭都使劲

  张慧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赵庆表示,现在正是小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请两个家庭一起使劲。

  赵庆介绍,张慧遇到的问题确实复杂,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对小华的人格成长形成阴影。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不要恨小华这5年所生活的家庭。他们这5年付出了真感情,对这个孩子好。赵庆提出,张慧可以与对方取得联系,不要去想领养、寄养的事情,而是正式认一个干亲家。让小华认对方为干爹干妈,同意对方来看望孩子。这样就让小华适应新环境有了一个缓冲期。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多一份爱是好事。

  孩子不适应新生活怎么办?

  多接触同龄人,多给他讲故事

  小华不适应新的生活,这是肯定会出现的问题。而解决之道就是让小华多和同龄人交朋友,与和他一样大的孩子玩耍。仁格心理咨询所所长赵庆介绍,改变小华的生活习惯还来得及,难度也不大。但不能搞急刹车,要一步一步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妈妈或姐姐多带小华出门玩,多让小华与小朋友们一起玩。一段时间后,小华就可以适应现在的情况。

  小华到现在也不喊张慧一声妈。赵庆说这很正常,被拐时小华只有1岁半,现在的张慧对于小华来说就是陌生人。现在是小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始终不认亲妈,对于他的人格形成有极负面的影响。因此,张慧要多想办法与小华沟通,并取得他的认同。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小华讲故事,这样能拉近双方距离,“用亲情关爱小华,就能改变现在的一切”。

  本组文除署名外由重庆晨报记者 冯超 袁婧 实习生 向越 采写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