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未注册山寨大学冒用名校名义虚假宣传,被证实是一所未在北京市教委注册,不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大学

发布时间:2011/9/5  浏览数: 533 次  浏览字体:[ ]
  

  近期,各地高校纷纷开学,大学新生陆续走进校园。但对河北籍学生马骁栋(化名)来说,发生在半个多月前的报到经历有些灰色。

  录取马骁栋的“北软科技学院”被证实是一所未在北京市教委注册,不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大学”。马骁栋和他父母的报到之行,最终变成了“北软科技学院一日游”,一家人只在学校宿舍里住了一晚,就办理了退学手续回家。

  像马骁栋这样,在报到后发现自己被忽悠的考生并不少。据马骁栋的父亲回忆,“有很多家长在咨询完后感觉上了当,当天就有20多个学生排队办理退学手续”。今年前去“北软科技学院”报到的新生以东北的考生居多,约有两三百人。而留在学校接待新生和家长的大二学生大多数也来自东北。

  进入9月,各地高校纷纷开学,大学新生陆续走进校园,开启一段崭新的求学历程。但对河北籍学生马骁栋(化名)来说,发生在半个多月前的报到经历有些灰色。

  录取马骁栋的“北软科技学院”被证实是一所未在北京市教委注册,不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大学”。马骁栋和他父母的报到之行,最终变成了“北软科技学院一日游”,一家人只在学校宿舍里住了一晚,就办理了退学手续回家。

  “我再也不去那个学校了,彻底被欺骗了。”马骁栋说。

  班主任推荐“北软”招生人员

  据马骁栋回忆,今年4月13日,一个自称来自“北软科技学院”的老师来到他所在的班级做招生宣传。当时,马骁栋和其他高三同学正在紧张备考。

  “孩子回到家后对我们说,班主任推荐了一个大学招生的工作人员。我们看到宣传单上写着,北软科技学院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下属学院,感觉挺不错,就动了心想让孩子选这个学校。”马骁栋的父亲马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无独有偶,今年5月,山东籍学生徐杰磊(化名)也拿到了由高中班主任发放的“北软科技学院”的招生宣传册。

  “宣传册上说,‘北软科技学院’是北京自修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合办的,毕业后能拿到中央民族大学的文凭。”徐杰磊的父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北软科技学院’招生办的一位老师还特意打了一个‘父子’比喻,表示中央民族大学是‘父亲’,北软科技学院是‘儿子’。”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早在今年1月,上述“北软科技学院”负责招生的徐老师就在哈尔滨、长春两地的多家招聘网站上发布“正规本科院校高薪招聘招生教师”的招聘广告,招收“表达能力强、能出差、能吃苦、形象好”的女性,“要求出差进入高中找指定的班主任老师沟通”。

  今年6月,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分数线揭晓。马骁栋考得不是很理想,未达到河北省的理科二本录取分数线。在填报志愿时,他和班里的一些同学收到了“北软科技学院”工作人员发来的嘱咐短信。短信的大致内容是,凡是报考北软科技学院的学生,第一志愿都要填写成中央民族大学,并在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上注明不服从调剂。

  对此,马先生有了疑问:“一旦考不上中央民族大学怎么办?”

  “我担心孩子考不上,因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录取分数要600多分。可是‘北软科技学院’招生办一位老师告诉我,只要在志愿书上的院校调剂一栏中填‘不服从’,在志愿调剂中填‘服从’,就可以通过内部调剂,从中央民族大学自动调剂到‘北软科技学院’。听了他的承诺,我才敢让孩子填志愿。”马先生告诉记者。

  宣称学生“在校即在职”、“毕业即就业”

  7月27日,马骁栋收到“北软科技学院”发出的“新生录取通知书”。随通知书一并寄来的,还有一份关于“北软科技学院”的宣传材料和“致家长一封信”。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新生录取通知书”注明:“经审核,你被我校北软科技学院录取为室内设计专业本科学生,请持本通知书于8月12日至8月27日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新生录取通知书”的落款是“北京自修大学北软科技学院”,盖有“北软科技学院”的章。此外,“新生录取通知书”上还有一处加了红色边框、类似印章的红色印刷文字:“本校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全日制高校”。

  在“致家长一封信”中,有一处关于毕业证书的介绍:“本校双证教育班学生,可以获得两套本科毕业证书,一套是本校下放(原文如此,似应为‘下发’——记者注)的民办本科系列证书(因为是民办证书,考公务员有所限制),另一套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成考本科毕业证,以及学士学位证书,在国企,以及考公务员都不受限制,两套毕业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配合使用,可媲美二本以上院校毕业生。”

  信中还提到,“北软科技学院”所开设的专业都是“订单培养”,“只要学生在校两年半按时上课,学校就可以安置就业,毕业后基本在中关村软件园工作,起薪保底3000元,入学当日签订就业协议”。

  而宣传材料上描绘的上学和就业前景似乎更加诱人,列出了“选择北软双证教育的十大理由”、北软学院和传统大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对比,甚至还有诸如“一届届学子‘在校即在职’,‘毕业即就业’,证明了北软科技学院的各种IT专业是您值得考虑的优质专业”之类的宣传词。

  “我一晚没睡,第二天天一亮就领着孩子办退学手续”

  8月12日,马先生一家开车来到位于北京密云高校科技园水源路25号的“北软科技学院”校园。但让全家人有些意外的是,校园门口并没有挂“北软科技学院”或“北京自修大学”的牌子。

  “我们到了那儿,没有看到中央民族大学的牌子。因为通知书还写着北京自修大学,我们又睁大眼睛满学校找北京自修大学的牌子,也没找见。最后还是在送孩子去宿舍的时候,发现在宿舍楼的墙上有个铁架子,上面喷绘着北京自修大学,活像一个广告牌。”马先生告诉记者。

  马先生当即拨打了中央民族大学招生办电话,得到的回复是“我们根本就和这个学校(指北软科技学院——记者注)没关系。”

  “我一听就懵了,赶紧又打北京自修大学的电话,那边也告诉我们,他们和北软没有任何关系。”马先生说,“随后我又向北京市教委咨询。工作人员说,在注册的民办大学中没有北软科技学院,北京自修大学因为没有通过审核,今年也没有招生资格。”

  “我当时就傻眼了,平常知道有‘黑作坊’、‘黑砖窑’,没见过还有‘黑学校’。”马先生对此感到非常气愤。

  尽管对眼前的景象十分失落,但马先生还是和儿子一起去办理了各项入学手续。

  “填报名表、流程单、分配宿舍、交费……”马先生列举着各项手续。马先生注意到,尽管宣传材料称马骁栋所学的“室内设计”专业一年的学费为6600元,但包括军训费、保险费等各项费用在内的总费用共计1.3万余元。交完钱后,财务人员交给马先生一张没有注明收款单位,只加盖了“现金收讫”字样三角章的收据。这让他更加怀疑“北软科技学院”是一所山寨大学。

  徐杰磊父子在交费时的经历更加尴尬。“宣传单上说是交6000多元,我去的时候就按照通知书上的收费要求带了6000多元,但这个费那个费加起来实际让我交了1.3万元,当场让我很难堪。”徐先生说。

  接下来的参观校园让马骁栋一家越发感到“北软科技学院”的办学、住宿条件与此前的宣传相去甚远。

  当晚,马先生一家被安排在“北软科技学院”的学生宿舍里过夜。“我一晚没睡,第二天天一亮就领着孩子办退学手续。”马先生告诉记者。

  “北软科技学院”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把马先生交的钱全数退还。“扣了100多元保险费,500元教材费,300元被褥费和500元住宿费。他们说宿舍是租的,要交给物业公司管理费。” 马先生说。

  被忽悠的学生多来自东北

  像马骁栋这样,在报到后发现自己被忽悠的考生并不少。

  马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很多家长在咨询完后感觉上了当,当天就有20多个学生排队办理退学手续。”

  据他回忆,今年前去“北软科技学院”报到的新生以东北的考生居多,约有两三百人。而留在校园内接待新生和家长的大二学生大多数也来自东北。   

  在百度贴吧“北软科技学院吧”上,以“北软徐老师”、“北软陈老师”为名的用户也早早地在高考前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咨询的考生大多来自东北。在被录取后,一些考生在贴吧中发帖召集同一地市被“北软科技学院”录取的考生结伴儿去报到。

  其中有一部分考生,在报到或读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了退学。

  来自黑龙江的女生沈华吟(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去年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她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学子》杂志上看到了“北软科技学院”的招生广告,被其广告内容吸引,主动找到学院求学,被录取为游戏动漫专业的学生。

  然而,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发现,“北软科技学院”的该专业是新成立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均不理想。经过与其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对比,沈华吟决定退学,去另一所培训学校学习。和她一起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另两位同班同学。

  由于在填报志愿时依照“北软科技学院”要求只填写了“中央民族大学”且“不服从调剂”,马骁栋今年的高考志愿投档已经成了“死档”。

  “金钱的损失可以估量,但我孩子的前途受到了更大的伤害。”马先生告诉记者,“本来孩子的分数可以上河北任何一所三本院校,可因为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听了他们的鬼话,失去了调剂机会,如今只能选择复读了,孩子现在每天都对我说不想读了,不想上大学了,我心里难受得很。”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北京市教委反映关于“北软科技学院”的问题。北京市教委宣教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收到记者提交的材料,并转交给相关处室,“目前正在调查、了解、处理此事。对于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情,应该查处的一定查处,绝不手软。”

  (实习生蒋甜甜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北软科技学院”的招生宣传破绽重重

  “北京市教委没有这所学校的注册”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北软科技学院”2011年“新生录取通知书”上称:“本校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 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全日制高校”;在“致家长一封信”中,也明确提到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此外,在“北软科技学院”网站的“招生简章”和其他招生宣传材料上,也都提到了该校设有多个本科专业,“国家承认学历”。

  在百度贴吧“北软科技学院吧”上,针对有考生对“北软科技学院”颁发的学历证书的性质问题,名为“北软徐老师”和“北软陈老师”的用户多次答复称,“我们毕业发两个本科毕业证”,甚至专门发布题为“毕业证书以及技能证书(双证)的详细解释”的帖子答疑。

  “北软陈老师”在上述帖子中提到:“北软科技学院(前身北京自修大学)列于民办大学之列,所以本校本科毕业证仅省内承认(北京市承认),教委下放,带有钢印,这里所说的北京市承认,并不是说不能拿本校毕业证去外地(非北京市)找工作,外地企业单位是充分认可的,只是部分事业机关不认可,但也仅需到北京市教委持本校毕业证打印出介绍信即可。”

  “相关证书很可能只是学校自己颁发的,只被该学校承认。”针对上述说法,北京教育考试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国民教育序列的本科毕业证书,考公务员不会有任何限制。”

  记者发现,在北京市教委网站的“在线问答”栏目中,两年来共有28条关于“北软科技学院”办学资质、文凭认可等内容的咨询提问。北京市教委的回复均为:“北京市教委没有这所学校的注册。”

  其中一位提问者问道:“北软科技学院好像没在教委注册,可学院有人讲因为是北京自修大学成立的二级学院,又有北京科技大学学历支持,所以是标准的二级学院,不在教委独立注册也很正常。这种说法成立吗?”

  北京市教委的答复是:“具有招生资格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学校必须在教委审批年检。即使是某一学校的二级学院,也不能独立宣传招生,应由总校进行招生宣传和介绍。不通过高考统一招生录取的学校没有颁发学历的资格,建议您慎重。”

  北京市教委民办教育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是所有存在的学校都能招生。如果是民办高校要招生,必须在市教委注册备案,还得通过审批,并且每年都需要年审,换发新的办学许可证。北京市教委每年都会在网站上向全社会公布具有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名单,以及这些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信息,“只有在发布的名单内的学校才能招生,而北软科技学院和北京自修大学均不在名单内,且没有在北京市教委注册”。

  在北京市教委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部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宣传违规情况的通报》中,出现了“北京自修大学”的名字。

  尽管“北软科技学院”今年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上注明“我校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设专人专车24小时接站”,但在报到期间,记者在上述3个火车站的广场上均未发现有北京自修大学或“北软科技学院”的新生接待点。

  记者多次拨打“北软科技学院”的新生接待电话,被告知须提供姓名、被录取专业及所乘坐的车次、车厢号,以便安排专人接站。

  北京西站负责管理车站新生接待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西站设立新生接待点,首先要有学校开来的相关证明;其次,不管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必须是经过教育部门注册的正规院校才有资质设立固定的新生接待点。”

  该校“与我校无任何合作关系”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软科技学院”的多份宣传材料上看到,该校自称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有合作关系。

  去年被“北软科技学院”录取、现已选择退学的黑龙江考生戴龙彬(化名)告诉记者,他入学时被告知在毕业时学校会授予北京科技大学的学历,但是需要另外交2000元。“今年换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学历,我也不清楚为什么换了。”

  “北软科技学院”今年的录取宣传材料中的“收费标准”一栏,注明了“双证费”为“2000元/年”,“非双证班免收”。

  在百度贴吧“北软科技学院吧”,用户“北软徐老师”援引“百度百科”对“北软科技学院”的介绍称,“北软科技学院是北京自修大学联合中央民族大学开办校企合作实训项目而成立的一所特色院校”。他还称,“双证班除了每年交6600学费,要获得(中央)民族大学的学历需要额外交2000元一年考试费”。

  用户“北软陈老师”对学生获得“合作高校”的证书作出如下解释:

  “2011届学生入学后还会参加中央民族大学组织的考试,(类似成考),这个考试学校是会让学生通过的,而且除了入学一次性缴纳费用之外,不会再另外收费。这个考试是专本连读的形式,最终学历是本科,虽然这个本科不如和一本,二本,但是在全国通用,可以考研究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都认可。”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事向中央民族大学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我校与“北软科技学院”或北京自修大学均没有合作,没有签订过任何合作协议。

  北京科技大学分管远程教育学院的一位负责人给记者的回复是:“已核实,北京自修大学和北软科技学院与我校无任何合作关系,系冒用我校名义。”

  招生宣传夸大其辞

  “北软科技学院”在其招生宣传中还存在夸大其辞的现象。

  在宣传材料中,“北软科技学院”这样介绍自己:“学院坐落在北京(密云)中国高校科技园区,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高校为邻,学习氛围浓郁。目前学院占地2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人就读。教学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阅览室、形体室、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多种体育场所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超市、洗衣房、话吧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据马先生回忆:“校园挺小的,几个楼里都没什么东西,负责迎新接待的场地是临时布置的,很简陋,住宿条件也很一般。”

  中国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在“北软科技学院”校园周边,是密云经济开发区的一些企业。宣传材料上所称的近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距离“北软科技学院”超过3公里。

  在“北软科技学院”的校园内,记者几乎看不到“北软”的字样。只有在其所谓南校区一座四层教学楼的二、三层,才有几间在门上张贴了“北软”字样的教室。上述教室里的桌椅摆放随意,其中两间贴有“计算机教室”的房间里,摆放着20多台台式机。而该教学楼的第一、四层的办公室分别挂着另外两家教育机构的牌子。

  学生沈华吟(化名)告诉记者,只有该教学楼的二、三层是专属“北软科技学院”的教室,校区里的其他楼是其他学院的。“这是一所很‘综合’的学校,里面有好几个学院。”

  沈华吟还告诉记者,在北校区的3栋学生宿舍里住的学生来自各个学院,“北软科技学院”的学生分住在其中的几层。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宿舍楼的东侧外墙上挂着北京自修大学的大幅广告,其中一幅注明北京自修大学下属的学院共有12个,除“北软科技学院”外,还有航空学院、国际商学院、动漫游戏学院等。

  “这里‘北软’的学生最多,大约有600多人,我们这届有200多人。今年新招了很多,大约有400多人。”沈华吟说。

  戴龙彬告诉记者,学校在介绍师资时说老师不再是传统大学教育的老教授而是来自中关村核心地带的技术工程师,“是不是中关村的工程师也不好说,感觉有的老师还可以”。

  而在就业问题上,声称学生“在校即在职”、“毕业即就业”的宣传似乎还只停留在纸面上。

  在“北软科技学院”网站贴出的“招生简章”上,有一页专门介绍该校的5名“优秀毕业生”,并附上了近30家部分毕业生就职企业的名录。

  然而记者发现,上述5人最迟毕业于2009年。彼时,“北软科技学院”刚开始招生。更有意思的是,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所名为“华夏信息学院”的学校发布的2011年招生简章,上述5名“优秀毕业生”的名字也在该校的毕业生代表名单中。而“华夏信息学院”的招生办公室,就设在“北软科技学院”教室所在教学楼的一层。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探寻北京自修大学真面目

  本报记者 来扬摄

  在调查此次“北软科技学院”涉嫌违规招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北软科技学院”一直被一所叫做“北京自修大学”的学校“附体”。

  在现实中,自称“成立于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首所综合性、全日制的民办大学”的北京自修大学,却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官方网站,也有多处彼此毫无关联的校址。更蹊跷的是,几名自称是北京自修大学的工作人员对笔者的求证有不同的说法,并且都声称被他人假冒。

  在网上搜索“北京自修大学”,会出现两个网站,www.bouedu.com(以下简称“bouedu网站”)和“www.bou.com.cn” (以下简称“bou网站”),两个网站对应的校址,前者在密云,后者在昌平。

  拨打114电话查询,话务员给的查询结果也是两个,但一个在密云,一个在海淀。

  在“bouedu网站”中留下的北京自修大学校址是:北京市密云县高校科技园水源路25号。在离学校还有数十米的距离时,笔者就发现学校3栋六层宿舍楼墙外覆盖着大幅广告,上面“北京自修大学”字样十分醒目。

  然而,在该校址的两个校区校门口,笔者均未看到 “北京自修大学”的招牌。在南校区,隐约可以在校门口的深红色大理石墙上,看到“北京自修大学”几个被抹去的字迹。在校门外的密1路公交站牌上,标注的该站名称是“自修大学”。

  笔者在一家名为思创国际教育集团的网站上看到,该集团明确表示北京自修大学是其成立的学院。而在南校区门口和教学楼的四层,笔者也看到了“思创国际教育集团”的招牌。

  在该处北京自修大学设立的“bouedu网站”上,笔者发现有一则关于该校出现“两个网站”的声明。声明显示,“bou网站”的存在是为了方便老生的信息留存,在信息转移完毕之后就会关闭。

  但笔者在工信部网站查询得知,“bouedu网站”首页的名称并非“北京自修大学”,而是“花样年华”,申请人为江苏一唐姓人士,且是以个人名义申请的。

  另外,在“bouedu网站”首页显示的备案号为:京ICP备05001457号,据查,该备案号所对应的网站名称为“现代管理大学院系招生网”,对应的主办单位为“现代管理大学”。

  笔者查询“bou网站”首页的IP地址和备案号,显示其主办单位和网站名称都对应为“北京自修大学”。

  “bou网站”风格和内容与“bouedu网站”迥异。前者的网页上显示,北京自修大学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校址为北京大学昌平分校区。

  笔者打通了该网站留下的电话,并根据提示来到该北京自修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了解情况,该办公室位于海淀区上地七街浪潮大厦内,与114电话查询的结果之一一致。

  招生办公室的闫老师告诉笔者,由于昌平校区太远,为方便学生咨询,所以将招生办公室设在此处。

  当被问到北京自修大学有无密云校区时,办公室的一位韩姓老师告诉笔者,北京自修大学现在只做远程教育,从去年开始就不招全日制学生了,目前只在昌平和怀柔还有尚未毕业的全日制学生,该校在密云并无校区。

  2008年5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过一个通知,同意 “北京自修大学”从海淀区北洼路43号迁至昌平区北京大学昌平分校。

  针对笔者对于北京自修大学是否存在“bouedu网站”的疑问,韩老师说,“每个网站都有个唯一的备案号,在工信部是有注册的。我们的网站就是对应‘北京自修大学’这6个字。你说的那一个网站是以个人名义在苏州注册的,与我们无关,我们也没法取消它。”

  笔者进一步追问到底哪一所北京自修大学是真的,韩老师只答复说领导已经在处理此事,让笔者自己去辨别。

  今年6月,有北京媒体刊发报道称,一所名叫北京国际金融学院的学校被取缔,其王姓院长因涉嫌非法办学、诈骗学生钱财,已被警方控制。在相关报道的照片上,该校门口的“北京自修大学”招牌清晰可见。该校校址位于怀柔区庙城镇。

  怀柔区庙城镇的北京国际金融学院与北京自修大学的关系,在“bou网站”中有诸多体现。在其学校新闻中曾提到,“我校国际金融学院院长王某某教授即将赴台参加世界杰出华人(台湾)高峰会”。

  今年,有多位网友就北京自修大学存在两个网址、多处校址的现象在北京市教委网站上求证。北京市教委给出的答复是:“北京市教委目前审批合格允许招生的学校中没有这所学校。”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友情链接  
宿迁人才网 宿迁交管网 宿迁违章查询 网上宿迁 宿迁西楚网 宿迁房产网 宿迁中级人民法院 宿迁市公安局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网 宿迁离婚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房地产律师网 宿迁法律顾问网 宿迁劳动争议律师网 宿迁知识产权律师网
宿迁律师网 宿迁保险理赔律师网 宿迁交通事故律师网 宿迁仲裁律师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中央电视台 江苏监狱网 法律图书馆
宿迁律师网 经济与法 今日说法 中国警察网 新闻1+1 中国法律信息网 中国普法网 庭审现场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